LASI vs SMILE哪個好?2大近視雷射恢復期、價錢一次看!


lasik vs smile

如果你正在考慮做近視雷射,應該會常聽到 LASIK 和 SMILE 這兩種手術,但很多人看到名稱差不多、都說能矯正近視,卻不知道到底差在哪,這篇就是要幫你搞懂 LASIK vs SMILE 有什麼不同,從手術流程、恢復期到價格一次說清楚,讓你不會一頭霧水,也比較知道怎麼選比較適合自己。

LASIK 跟 SMILE 是什麼?

LASIK 和 SMILE 在操作方式上其實有明顯不同,差別不只是儀器,連手術方式、切口大小、恢復過程也都不太一樣,先來把這兩種手術的做法搞清楚,後面比較起來才比較有概念。

LASIK 是什麼?

LASIK 算是比較早被廣泛使用的近視雷射技術,基本做法是先用雷射在角膜表面切出一個角膜瓣,像是打開一片小門,接著再用另一種雷射在角膜下方進行雕刻,把度數調整好之後再把那片小門蓋回去,整個過程聽起來雖然有點技術感,但實際上手術時間很短,兩隻眼睛大約10到15分鐘就完成,因為會掀開角膜瓣,所以恢復期算快,大部分人隔天就能正常工作,不過也因為這樣,有些人會擔心撞擊或揉眼時會不會讓角膜瓣移位。

SMILE 是什麼?

SMILE 是比較新的近視雷射技術,不需要像 LASIK 那樣掀開整片角膜瓣,而是直接在角膜裡切出一片小透鏡,然後從大約 2 到 4 毫米的小切口取出來,因為切口小,手術對角膜結構的破壞也比較少,術後不太會有角膜瓣移位的問題。
現在也有 SMILE Pro 技術,雷射時間更短,還有定位系統幫忙對準散光軸向,整體精準度更高,恢復速度也很快,大部分人術後隔天就能看得清楚,乾眼的狀況也比 LASIK 較少見。

LASIK vs SMILE 手術技術與流程比較

雖然 LASIK 和 SMILE 都是用雷射來矯正近視,但實際操作方式差很多,不管是切口大小、對角膜的影響、還是恢復狀況,都有很明顯的差異。

LASIK 的流程與特色

雖然 LASIK 和 SMILE 都是用雷射來矯正近視,但實際操作方式差很多,不管是切口大小、對角膜的影響、還是恢復狀況,都有很明顯的差異。

  1. 流程:

    - 先用飛秒雷射在角膜表面切出一片角膜瓣(約 20 mm)
    - 掀開角膜瓣後,用準分子雷射進行角膜雕刻
    - 完成雕刻後再把角膜瓣蓋回原位

  2. 特色:

    - 手術約 10 分鐘內完成,恢復快
    - 可矯正近視、遠視、散光
    - 乾眼與角膜瓣移位的風險略高
    - 適合想快速恢復、度數較高或預算有限的人

SMILE /SMILE Pro 的流程與特色

SMILE 是新一代近視雷射技術,不需要掀角膜瓣,而是用飛秒雷射直接在角膜裡切出一片透鏡,再從小切口取出,對角膜表面破壞較小,升級版的 SMILE Pro 則進一步縮短雷射時間,加入定位與追蹤功能,提升整體穩定度與術後清晰度。

  1. 流程:

    - 18-28秒用飛秒雷射在角膜內部切出一片透鏡狀組織
    - 在角膜邊緣開約 2–4 mm 的小切口
    - 透過這個切口將透鏡取出

  2. 特色:

    - 微創技術,切口小、恢復快
    - 結構穩定,不易因撞擊導致角膜移位
    - 術後乾眼與夜間眩光的機率明顯較低
    - SMILE Pro 雷射時間短、定位更精準

LASIK vs SMILE 比較總整理

LASIK 和 SMILE 雖然都是用雷射來矯正近視,但從手術方式到術後感受,其實有不少細節差異,LASIK 會掀開角膜瓣再進行雕刻,過程快,但對角膜結構的影響相對大一點;SMILE 是從角膜裡取出一片小透鏡,不需要掀蓋片,切口小、破壞少;而 SMILE Pro 則是它的進階版,雷射時間更短,也多了定位系統幫忙對準散光軸向。

項目 SMILE Pro SMILE LASIK
雷射儀器 全飛秒 全飛秒 飛秒 + 準分子雷射
單眼手術時間 約10秒 約23秒 視度數略有不同
切口大小 2–4 mm 2–4 mm 約 20 mm
傷口恢復期 3~7 天 3~7 天 約 1 個月
手術時疼痛感 幾乎不痛 幾乎不痛 有些人會感到微微刺痛
術後初期不適 幾乎不痛 幾乎不痛 偶爾有灼熱、異物感
視力恢復速度 快(隔天明顯進步)
術後乾眼機率 非常低 非常低 較高
長期視力穩定性 視個案,部分有微幅變化
撞擊穩定度 較低,因有角膜瓣
可矯正項目 近視、散光 近視、散光 近視、遠視、散光
散光導向定位
散光軸導航

延伸閱讀:如何選擇近視雷射手術?SMILE、LASIK、TransPRK哪個雷射種類最適合你?

LASIK vs SMILE 適合對象比較

很多人在真正做決定前,還是會不確定哪一種近視雷射適合自己,其實每個人的眼睛條件、生活型態、工作需求都不同,因此最適合的手術也不會只有一個標準答案。

適合 LASIK 的人

LASIK 雖然是比較早期的雷射近視手術,但因為技術成熟、恢復速度快,目前仍是市面上最常見的手術方式之一,它的優勢在於設備普遍、費用親民,對多數近視族群來說已經相當夠用。

    適合族群:
    • 預算有限,但希望改善視力、恢復快速的人
    • 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發生劇烈碰撞或眼睛壓力的族群
    • 眼角膜厚度充足,眼睛條件無特殊限制者
    • 可接受術後初期避免揉眼、運動等暫時性限制

適合 SMILE / SMILE Pro 的人

SMILE 和 SMILE Pro 被認為是目前近視雷射中相對穩定、舒適的選擇,微創、不掀角膜瓣、恢復時間短等特性,讓它在某些情況下明顯優於傳統 LASIK,尤其適合生活節奏快、活動量高或眼睛條件特殊的人。

    推薦族群:
    • 對乾眼特別敏感,希望術後眼睛保濕度高的人
    • 本身職業或興趣需要運動、游泳、潛水,不能承擔角膜瓣移位風險的人
    • 有夜間用眼需求(例如輪班族、開車族),重視夜視品質者
    • 角膜厚度偏薄,且仍希望進行雷射矯正的人
    • 想選擇較新、傷口小、恢復快的技術,且願意多花點預算的人
lasik vs smile

術前評估流程與注意事項

在安排近視雷射手術之前,並不是說想做就能馬上做,術前的檢查和眼睛條件評估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,這個階段的重點,不只是確認你適不適合做手術,更是用來排除潛在風險、挑選適合你的手術方式。

需要做哪些檢查才能做手術?

在進行近視雷射前,這些檢查會幫助醫師判斷你的角膜厚度、眼睛結構、視力穩定度,以及有沒有其他眼疾風險,整個檢查大約會花一到兩個小時,雖然不算久,但每一項都很關鍵,因為只要其中幾個數據不理想,都有可能無法安排手術,或需要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。

    檢查內容大致會包括以下幾項:
    • 視力測量與電腦驗光:確認你的近視、散光度數,並評估眼睛對焦的狀態是否穩定
    • 角膜厚度測量:角膜太薄會影響雷射安全性,可能無法進行 LASIK
    • 角膜地形圖:掃描角膜表面形狀,排除像是圓錐角膜或不規則變形
    • 眼壓測試:檢查是否有青光眼傾向,這會影響手術評估
    • 淚液測試與乾眼評估:特別是夜間瞳孔過大者,術後可能容易產生眩光或光暈
    • 瞳孔大小量測:評估眼睛是否太乾,如果淚膜不穩定,術後可能更不舒服
    • 視網膜健康檢查:部分診所會搭配散瞳,確認眼底有無病變或裂孔
    • 停戴隱形眼鏡的提醒:軟式隱形眼鏡須提前約 3 天停戴,硬式則建議停戴 1~2 週,以免影響角膜自然形狀
lasik vs smile

什麼樣的人不適合做近視雷射?

手術前除了要看角膜厚度、度數穩不穩之外,也要考慮整體眼睛健康狀況,有些人條件不符,或處於不穩定的生理狀態,就不適合在這個時間點接受手術,有些限制是硬條件,有些則是需要醫師進一步評估的風險因子。

常見不建議進行近視雷射的情況包括:

    檢查內容大致會包括以下幾項:
    • 角膜太薄:不管是 LASIK 或 SMILE,都需要保留一定角膜厚度,否則會影響結構穩定
    • 高度近視超過矯正上限:LASIK 一般上限約 1200 度、SMILE 為 1000 度,超過就不建議雷射
    • 度數尚未穩定:一年內度數有明顯變化者需暫緩手術,等視力穩定再安排
    • 有圓錐角膜或角膜病變:這類患者進行雷射風險高,可能導致視力惡化
    • 患有青光眼、白內障、眼壓異常者:不建議進行近視雷射,需先處理原本眼疾
    • 嚴重乾眼症:術前乾眼已明顯者,術後症狀可能加重,需先處理乾眼狀況
    • 懷孕或哺乳期間:體內荷爾蒙變動會影響角膜厚度與穩定性,術後恢復也較難預測
    • 正在服用免疫抑制或荷爾蒙相關藥物者:這類藥物可能會影響傷口癒合或手術反應
    • 有視網膜裂孔、黃斑病變、飛蚊症惡化者:建議先完成眼底治療,雷射手術需延後考慮
lasik vs smile

恢復期與術後照護須知

無論是做 LASIK 還是 SMILE,很多人最關心的就是恢復期到底有多長,什麼時候能回到正常生活?術後會不會很不舒服?又該注意些什麼?幫你整理出,術後幾天內會出現的情況,以及你需要配合的照護行為,讓你對接下來的恢復過程有心理準備。

手術後多久可以正常生活?

大部分人做完手術後的第一個感覺,可能是有點乾、稍微霧,但這些都屬於正常反應,雷射後的恢復速度會依照手術方式、個人體質略有不同與,但基本上,無論是 LASIK 還是 SMILE,隔天視力就會明顯改善,不少人一兩天內就能正常上班。

  1. LASIK 的恢復情況

    - 隔天多數人可達到基本視力需求
    - 視力穩定約需一週至兩週
    - 術後前三天需避免揉眼、洗頭時水碰到眼睛
    - 有些人會感覺眼睛偏乾,需按時點人工淚液
    - 運動、游泳等活動建議一週後再逐步恢復

  2. SMILE/SMILE Pro 的恢復情況

    - 多數人在 24 小時內視力就有八成恢復
    - 約兩週可恢復九成以上,幾乎不影響日常作息
    - 因為沒有角膜瓣,揉眼或碰撞的風險較低,但前三天仍建議小心
    - 術後乾眼狀況少見,但仍需定時點藥水、避免用眼過度
    - 有短暫水霧感屬正常反應,通常幾天內就會改善

術後照顧有哪些重點?

手術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,但真正決定視力能不能穩定、舒服,其實是術後那幾天的照顧方式,許多人覺得看得清楚了就沒事,結果因為揉眼、忘記點藥水或太早運動,反而讓恢復變慢,甚至出現角膜發炎或視力波動,照顧方式其實不複雜,只要你知道哪幾件事該避開、哪幾件事要確實做,就能讓手術效果穩穩的維持下來。

    術後照顧的幾個重點如下:
    • 按時點藥水:醫師通常會開抗生素與消炎藥水,一天要點 3~4 次,不能偷懶或自行停藥
    • 避免揉眼與碰水:術後前三天不要揉眼睛,洗臉洗頭時注意水不要直接流進眼睛
    • 配戴太陽眼鏡或護目鏡:外出時戴墨鏡可減少陽光刺激,也避免風沙灰塵跑進眼睛
    • 避免化妝與使用保養品靠近眼周:至少一週內不要上眼妝或擦眼霜,減少感染風險
    • 限制用眼時間:手術後幾天內不要長時間滑手機或用電腦,避免過度疲勞
    • 睡眠習慣調整:建議睡覺時避免側睡壓到眼睛,若不放心也可戴透明護目罩
    • 定期回診追蹤:術後會安排 1 天、1 週、1 個月等追蹤,記得按時回去確認恢復情況
lasik vs smile

會再近視或視力回退嗎?

既然手術能讓視力變清楚,那它是永久的嗎?還是有可能哪天又模糊回來?簡單來說,大部分人在手術後視力可以穩定維持很長一段時間,不太會像配眼鏡那樣,隔幾年就得重新調整,但是否會回退,還是會跟個人狀況、生活習慣有關

    影響術後視力穩不穩的常見因素包括:
    • 術前度數是否穩定:如果本來就還在持續惡化,術後視力可能維持不了太久
    • 用眼習慣是否改變:長時間近距離用眼、熬夜、滑手機,仍可能讓視力慢慢下降
    • 體質與年齡變化:視力本來就會隨年齡變化,像是老花眼在 40 歲之後很常見,和近視回退不同
    • 術式選擇是否合適:每個人眼睛條件不一樣,如果術式沒選對,可能會出現視力波動或退步
    • 是否按時回診與照護:忽略術後照顧與追蹤,也可能讓視力恢復不穩或效果下降

根據目前的臨床統計,多數人術後五年內視力穩定,尤其是 SMILE/SMILE Pro 的病患,在術後半年和五年的視力表現差異不大,只是手術能改善的是當下的近視狀況,無法保證未來完全不變,所以術後還是要養成好習慣,不然再近視的機率還是存在。

lasik vs smile

手術副作用與常見風險

雖然現在的近視雷射技術已經很成熟,安全性也不錯,但畢竟它還是一個要動到眼睛的手術,術後有沒有可能出現不舒服的狀況,還是很多人在意的事,有些副作用是暫時性的,只要撐過初期恢復期就會改善;但也有少數人會遇到長期不適,這部分通常和個人體質、術式選擇有關。

乾眼、眩光、視差問題會出現嗎?

做完近視雷射之後,最常見的不適感就是眼睛偏乾,有些人會覺得視力在光線強或夜晚時會有一點光暈、眩光,這些其實都是手術後常見的短期反應,尤其是在恢復期的前幾週。

這類副作用會不會出現、嚴重程度如何,跟你選擇的手術方式也有關。

以下是幾種常見問題的說明:

    • 乾眼:LASIK 因為會掀角膜瓣,會影響角膜上的淚液神經,術後乾眼感明顯;而 SMILE 因為切口小,保留的神經比較多,所以乾眼狀況會輕微很多
    • 夜間眩光、光暈:這是瞳孔放大時常見的視覺現象,部分人會在夜晚看燈光時出現散開的光圈感,通常一至三個月內會改善;瞳孔本身較大的人術前要特別注意這點
    • 視差或影像重疊感:極少數人可能在術後初期出現影像不穩、對焦慢的感覺,多半會在幾週內自行緩解,若持續存在則需回診檢查
    • 水霧感:這主要出現在 SMILE/SMILE Pro 手術後,是角膜水分代謝過程中常見的暫時狀況,幾天內會自然改善

運動、撞擊風險誰比較高?

如果你平常有運動習慣,像是打球、健身、游泳或潛水,術後眼睛能不能被撞就是很現實的問題,LASIK 和 SMILE 在這方面差異滿大的,會直接影響恢復期間能不能安心活動。
LASIK 手術會掀開一片角膜瓣,術後幾週內需要非常小心,不能揉眼、避免碰撞,因為角膜瓣有可能移位,尤其是進行激烈活動、工作需要戴面罩、容易撞擊眼睛的人,LASIK 在恢復期會有一點風險。
相對來說,SMILE/SMILE Pro 因為是微創切口、不掀角膜瓣,術後眼睛結構更穩定,就算不小心碰到,也不太容易出狀況,這對運動員或活動量大的人來說,是一個很實際的優勢。

    簡單來說:
    • LASIK:恢復快,但前幾週不能碰撞,角膜瓣有位移風險
    • SMILE/SMILE Pro:無角膜瓣、傷口小,穩定性高,更適合運動族群
lasik vs smile

價格費用與手術選擇建議

近視雷射屬於自費項目,手術方式不同,價格差異也相當明顯,除了技術與設備本身,醫師經驗、診所規模、地區分布等因素也都會影響費用。

LASIK 價格

LASIK 是目前在台灣最普遍的近視雷射手術之一,技術成熟、設備成本相對穩定,所以價格彈性也比較大

    • 平均費用範圍:每眼約 3~5 萬元,全程約 6~10 萬元之間
    • 會影響價格的因素:是否使用飛秒雷射(比傳統刀片貴)、醫師資歷、診所規模與區域
    • 價格通常包含:術前檢查、手術費用、藥水、基本術後回診(有些診所為期一個月)
    • 是否健保給付:屬於自費手術,健保不涵蓋
    • 適合族群:預算相對有限,但希望快速恢復、矯正效果穩定的人

SMILE 價格

相較於 LASIK,SMILE 和 SMILE Pro 屬於技術更新、設備要求更高的手術,因此價格普遍也較高,由於全飛秒雷射儀器成本高,加上操作需要更精密的配合,價格反映的除了術式本身,也包含診所投入的技術與資源。

    • 平均費用範圍:每眼約 5~6 萬元,全程大約 10~12 萬元之間
    • 價格落點差異:與是否為最新一代 SMILE Pro 有關,部分診所還會依術後照護與回診頻率微調收費
    • 價格通常包含:完整術前檢查、手術費用、消耗性器材、藥水與至少 1~3 個月術後回診
    • 是否健保給付:此項技術同樣屬於自費,健保不適用
    • 適合族群:重視恢復舒適度、術後乾眼機率低、以及角膜穩定性者,如需長期用眼或從事運動者

常見Q&A

展開全部

目前的近視雷射主要針對近視與散光進行矯正,老花雖然有部分診所推出「老花雷射」,但成效仍需依個人眼睛條件評估,一般情況下,年齡較輕、主要為近視與散光問題的患者會是這類手術的理想對象。

不論 LASIK 或 SMILE,大部分人在手術後 24 小時內視力就能大致恢復,不過初期還是建議避免長時間看螢幕、揉眼或劇烈運動,完全穩定大約需要 1~2 週,具體時間依照每個人的角膜恢復情況會略有不同。

以目前的臨床經驗來看,SMILE 因為切口小、保留角膜神經多,術後乾眼發生率相對低,如果你本身有乾眼困擾,或擔心術後不適,SMILE/SMILE Pro 會是較友善的選擇,但仍建議配合術後保養與人工淚液使用,維持穩定狀態。

除了配合停戴隱形眼鏡之外,術前還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小細節,能幫助手術過程更順利:

  • 前一晚盡量保持充足睡眠,避免眼睛疲勞
  • 當天不要化妝、噴香水或使用髮膠,以免影響無塵手術環境
  • 建議穿著舒適、有扣子或拉鍊的衣服,避免術後穿脫碰觸眼睛
  • 預先安排術後返家交通,當天不建議自行騎車或開車
  • 若有特殊病史或過敏體質,應主動告知醫師

只要手術條件符合、醫師經驗足夠,視力回退的機率其實不高,但術後若沒有照顧好,例如熬夜過度、長時間用眼或眼睛外傷,都可能影響恢復成效,定期回診、按時點藥水,是避免併發症的關鍵。

總結

不管是 lasik 還是 smile,每種近視雷射手術都有適合的人與特點,如果你預算有限、眼睛狀況穩定,lasik 是成熟又普遍的選擇,但若更在意術後舒適度、恢復速度或乾眼問題,那麼微創的 smile 或 smile pro 會更值得考慮。最重要的是,找到值得信任的眼科團隊,才能讓每一步從評估到手術都安心,可以預約大愛眼科的諮詢與檢查,實際了解自己眼睛的狀況,比單靠網路資料來得清楚、有把握,看得清楚,不只是視力的改變,更是生活質感的開始。

➤ 了解更多